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,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,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、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,是拥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的综合性大学。中山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,1997年中山大学音像出版社并入中山大学出版社。
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了《关于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》和《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中山大学出版社成为全国首批大学出版社转制试点单位之一, 更名为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”,完成事业单位向企业体制的转换,成为真正自我发展、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,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,建立和完善高校出版社的法人治理结构,建立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管理科学的现代出版企业,其拥有图书、电子、音像、杂志、互联网等出版资质,出版涵盖人文社科和理工农医等多学科领域,是全国大学出版社中开展全媒体服务功能较早的大学出版社之一,荣获国家“数字出版先锋奖”(2007)。
中山大学出版社实行中心管理制度。现设行政人事部、财务部、总编办、编辑中心(含理工编辑部、外语编辑部、人文编辑部、社科编辑部、医科编辑部、教育编辑部、对外综合编辑部、校对室)、营销中心(含市场营销部、项目服务部、电子商务部、仓储物流部)、资源中心(含项目策划部、项目管理部、数字出版部)、印务中心(含出版部、设计部)。另外,我公司还全资控股中山大学音像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印刷厂有限公司,业务上代为管理《现代计算机》杂志社、《分子诊断》杂志社的工作。出版社拥有一支学科全、素质高的员工队伍,现有员工88人,本科以上66人,占职工总数75%,为出版社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自成立以来,中山大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5000多种,包括大量高质量、高品位的图书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,其中获得国家、部委、省市各项图书奖上百种次,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;同时图书品种逐年增加,2015年出版图书(含重印)近700种,稿源覆盖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乃至海外;出版大学教材、教参和学术专著占70%,校内作者的比例占40%。
中山大学出版社以“服务大学、服务社会”作为建社宗旨,将“大学出版社是大学学科建设的窗口”视为己任,以多元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建设为目标,近年来,建立“以精品立社,项目强社”的发展战略,出版了系列热点图书和精品图书,包括:《互联网+颠覆与被颠覆》《精准医学导论》《众筹之路》,还出版《广东省社科学家文库》等系列图书;以夏书章教授为代表的作者,不仅出版的《行政管理学》印数超过30万册,近期还出版了《论实干兴邦》专著,能为一批名家出版一批名著是出版社永远的追求。
2015年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;2007年电子书的销售额位居全省第一,同年还荣获了全国性的“数字出版先锋奖”。
中山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,出版图书(含再版、重印)约500种/年。其中,教材、教参、学术专著和文集占出书总量的70%,较好体现了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,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文集约占30%,大大高于全国大学出版社的平均水平(约占16%),从而树立起比较高端的品牌形象。
服务大学、服务社会
有经营目标与企业文化理念,尽管近年来出版行业的总体环境并不理想,但经过全社员工的共同努力,中山大学出版社的各项经济指标还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。
个人著作 自己一人出一本书,单独出书,成果独享,更有含金量
合作专著 和朋友同事合伙出一本专著价格更便宜,性价比高
1沟通需求
2支付定金
3申请书号
4支付出版费用
5排版印刷出版
分两种情况,因为一些著作会选择发表,而一些著作会选择出版。若是发表著作,相当于发论文,可以去期刊杂志或知网、万方等地区去查询。若是出版著作,相当于出书,可以去国家新闻出版署或者出版社查询。
不定,要看情况,有单书号,也有丛书号,我们发的专著一般都是单书号,一书一号。
出版号即为国际标准书号,简称ISBN,由条型码和那一串数字组成。音像号是指音像制品版号,以ISRC CN开头,是音像出版社配给给合法音像出版物的版号。
出版首先是选题,根据选题安排对应的出版社,然后发出版社审稿,一般情况都要三审三校,出版社通过后,由出版社向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申请书号,cip,完成后再进行设计,排版等,确认无误后印刷出版。
教材跟专著都是图书的一种形式,二者不能混为一谈,教材是教材,专著是专著,教材是教学材料,而专著就是一些研究工作的总结。
一般情况我们出版的教材没要求资质,因为我们发的都是普通教材,而规划教材我们是安排不了的,一般出版社跟个体单位等是没有这个资质的,是有国家教育单位统一分配指定的。
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,请联系出版商。